工作中的心理安全概念是否被濫用?

工作

阿斯特麗德·特蘭 28 2月,2024 7 閱讀

一種文化 工作中的心理安全 是當今商業環境中許多公司所推崇的理念。這種氛圍被稱為「只營造良好氛圍」的工作場所,即使面對多元想法和開放對話帶來的不適,也能帶來安全感。然而,如果心理安全的概念運用不當,其危害可能更大。

考慮到這一點,本文闡明了在工作中實施真正的心理安全文化的細微差別,以及組織在誤解或誤用概念時可能遇到的潛在陷阱。

誰提出了心理安全的概念?艾米·埃德蒙森
心理安全有哪四種類型?包括、學習、貢獻和挑戰
心理安全同義詞信任
工作心理安全概述
圖片:timetrakgo

目錄

AhaSlides 的提示

替代文字


讓您的員工參與進來

開啟有意義的討論,獲取實用回饋,並培訓您的員工。註冊即可免費取得 AhaSlides 模板


🚀 獲取免費測驗☁️

什麼是工作中的心理安全?

職場心理安全究竟是什麼?這是一個被廣泛運用但經常被誤解的概念。在職場心理安全中,員工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和擔憂,勇於提出問題,承認錯誤而不被批評,並避免負面後果。與同事分享回饋是安全的,包括向上級主管和領導回饋需要改進或改變的地方。

心理安全的四個階段
圖:nectarhr

為什麼工作中的心理安全很重要?

心理安全在職場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且遠遠不止於軟性因素。麥肯錫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89%的受訪員工認為,職場心理安全至關重要。

增強歸屬感

培養心理安全感的關鍵益處之一是增強員工的歸屬感。當員工感到心理安全時,他們更有可能表達真實的自我,分享想法,並積極參與職場社群活動。這種歸屬感能夠增強團隊內部的協作和凝聚力,最終有助於創造一個積極包容的工作環境。

促進創新和團隊績效

此外,心理安全感是創新和提升團隊績效的催化劑。在員工感到安全、敢於冒險、分享創意、表達不同意見且無需擔心報復的環境中,創新就會蓬勃發展。擁有心理安全感的團隊更有可能探索新方法、有效解決問題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從而提高整體績效和競爭力。

增強整體幸福感

除了職涯成果之外,心理安全感還能顯著提升員工的整體幸福感。當員工在工作中能夠安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時,壓力水平就會降低,工作滿意度也會提升。這種對幸福感的正面影響會延伸到員工的身心健康,從而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升員工長期敬業度的工作環境。

引發健康的衝突

雖然衝突可能令人不快,但我們必須明白,無衝突的環境並不等於高效率或創新的環境。事實上,源自於不同意見的健康衝突,以及由個人恩怨引發的、毫無成效的破壞性衝突,對團隊有益。它們提供了表達不同觀點、挑戰現有想法並最終達成更好解決方案的機會。

對工作心理安全的誤解

關於職場心理安全,存在一些常見的誤解。這些誤解可能導致誤用,並阻礙真正支持性和包容性環境的建構。

圖:knowledge.wharton.upenn

問責的藉口

有些人可能會誤解心理安全,認為這是逃避追究個人行為或績效責任的理由。這種誤解認為,提供建設性回饋可能會損害安全感。長此以往,這會導致高績效員工不公平感。當傑出的努力得不到認可,或績效不佳的員工無需承擔任何後果時,可能會導致員工士氣低落,削弱那些始終追求卓越的員工的積極性。

一直保持友善

營造心理安全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要時時刻刻保持「友善」。 「不幸的是,在工作中,友善往往意味著不坦誠。」這凸顯了一個常見的陷阱:想要維持愉快的氛圍,可能會無意中導致人們逃避必要的、坦誠的對話。這並不意味著要營造一種對抗性的氛圍,而是要培育一種文化,將坦誠視為一種優勢、一種進步的途徑,以及一個蓬勃發展的職場的必要元素。

不勞而獲的自主權

心理安全感的扭曲也包括對自我導向賦權或自主性的誤解。有些人聲稱需要更高層次的自主性。但這並非事實。儘管

心理安全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信任,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被隨意管理,甚至完全不受管理,無需討論或批准,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在某些特定行業,尤其是那些有嚴格規章制度或安全規程的行業,不當和不稱職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人際傷害零後果

有些人誤以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擔心後果。並非所有語言都適合在職場上使用,例如有害、偏執或排他性的語言。有些人可能會以此為藉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不顧及對他人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害的語言不僅會損害專業關係,還會侵蝕心理安全所旨在創造的安全感和包容性。

如何在工作中創造心理安全

如何提升職場心理安全感?打造一個擁有心理安全感的健康工作環境需要長期努力。以下是一些職場心理安全案例,希望對您有幫助。

工作中的心理安全範例

打破“黃金法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雖然名言警句,但就職場心理安全而言,可能並非完全正確。是時候考慮一種新的方法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希望被如何對待,你就可以個性化你的方法,以承認並尊重團隊內部觀點、工作風格和溝通偏好的多樣性。

提高透明度

成功的心理安全感的關鍵在於組織決策、目標和挑戰的透明度和開放溝通。透明度能夠建立信任,並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公司更廣闊的願景。當員工理解決策背後的原因時,他們更有可能在自己的角色中感到安全和自信。這種透明度延伸到領導層的行為,從而創造出開放誠實的文化。

用好奇心代替責備

與其在出現問題時追究責任,不如鼓勵員工保持好奇心。提出問題,了解問題的根本原因,並共同探索解決方案。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避免恐懼文化,還能營造學習氛圍,讓員工將錯誤視為改進的機會,而不是懲罰的藉口。

進行脈搏調查

這些簡短而頻繁的問卷允許員工匿名回饋他們的體驗、擔憂和建議。分析調查結果有助於識別需要改進的領域,並指導組織持續改善工作環境。這也反映了組織致力於傾聽員工心聲並採取積極措施滿足其需求的承諾。

關鍵要點

💡如果你想在工作中提升心理安全感,開展一項調查是了解員工真正需求的第一步。一項匿名調查來自 啊哈幻燈片 可以幫助快速且有趣地收集員工的寶貴見解。

常見問題

什麼是心理安全的工作場所?

心理安全的工作場所創造了一種參與和支持的文化,員工
感到有能力貢獻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顧慮,並進行合作,而不必擔心遭到報復。它促進了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創造力和協作。

心理安全的四個因素是什麼?

心理安全的四個關鍵要素包括包容性、學習者安全感、貢獻者安全感和挑戰者安全感。它們指的是建構一個環境的過程,在這個環境中,個人感到被包容,並準備好學習、貢獻和挑戰現狀,而不會產生人際恐懼。

參考: HBR | 福布斯 | 爭吵